j9.com官网海上直升机协会 HeliOffshore 最新安全报告显示,尽管海上运输领域的事故率正在下降,但致命事故却呈现相反的趋势。
通过原始设备制造商(OEM)提供的航空器数据和多方事故信息来源,《2025 年 HeliOffshore 安全绩效报告》显示,在 2020 至 2024 五年间,执行近海运输任务的西方制造商直升机共发生 19 起事故。其中 10 起为致命事故,造成 27 人遇难。
这意味着每百万飞行小时的致命事故率(pMFH)为 3.36 起,或每百万架次的致命事故率(pMS)为 1.47 起。
相比之下,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统计的全球固定翼飞机五年致命事故率约为每百万架次 0.18 起。
报告指出:“协会成员已围绕安全战略达成共识,致力于消除行业致命事故,中期目标是缩小与商业固定翼航空运输的安全差距。让我们采取坚决行动消除最常见的事故类型。”
虽然五年滚动事故率呈现轻微但稳定的下降趋势,从 2013-2017 年间的每百万飞行小时 7.32 起下降到 2020-2024 年间的每百万飞行小时 6.39 起,但五年平均致命事故率在过去 12 年间呈总体上升趋势。
2013-2017 年间每百万飞行小时发生致命事故 2.89 起,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,在 2017-2021 五年期间达到每百万飞行小时 1.76 起的最低水平,但此后该数字持续攀升。
仅去年就发生两起海上直升机致命事故 - 一架由布里斯托运营的搜救型西科斯基 S-92 直升机在挪威海岸附近坠毁,另一架是 Eastwind Aviation 运营的西科斯基 S-76C+ 直升机在尼日利亚海岸附近坠毁 - 共造成 9 人死亡。
报告总结道:“数据揭示了一个清晰的事实:要实现‘海上航空作业零伤亡’的关键使命,我们还需付出更多努力。”
报告强调:“我们注意到,近年来,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疫情刚刚过后,安全绩效都呈现了积极趋势。这让我们反思:近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,逆转了这种暂时的向好趋势?”
HeliOffshore 表示,过去 12 年中最常见的海上事故类型是飞行中失控(LOC-I)、可控飞行撞地或撞水(CFIT)以及非动力装置系统/部件故障(SCF-NP)。
该协会建议运营商参考最新修订的《安全绩效模型》,探索预防这些常见事故类型的措施。
根据空客、贝尔、莱奥纳多和西科斯基提供的数据,截至 2025 年 1 月 1 日,海上作业最常见的机型是莱奥纳多 AW139,共365 架(占海上机队 26%)。
在“其他”机型中,空客 H175 直升机 48 架,莱奥纳多 AW189 直升机 33 架,H145 直升机 45 架,AW169 直升机 36 架。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仍有 38 架空客 AS332/H225 直升机在海上作业。
海上飞行小时数在 2013 年达到约 130 万小时的峰值后持续下降,至 2019 年稳定在约 70 万小时。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,下降至 50 万小时最低点,此后四年均保持在 60 万小时左右。